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3月份的報告指出,尼非石油行業低水平的稅收收入狀況,影響尼擴大開支、提高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等各項政策的實施,限制政府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在3%以內。但反觀尼非石油行業稅收情況,如實施結構性稅制改革,尼非石油行業稅收提高的潛力很大。
2011至2017年間,尼石油稅收銳減,占GDP的比例由17.7%降至5%,非石油行業的稅收占GDP的比例則相對穩定,保持在3-4%以內,2016-2017年,尼公司所得稅及增值稅占GDP的比例加速下滑了0.1和0.2個百分點。IMF抽樣發達、新興及發展國家的稅收情況,各國國內稅收占GDP的比例平均水平為22%,僅消費稅一項占GDP的比例就達到3.6%,而2016年尼國內稅收占GDP的比例僅為5.3%。IMF認為尼非石油行業稅收占GDP比例提高到16-18%才較合理,經濟發展前景也才比較樂觀,也就是說,尼非石油行業提高稅收的潛力有12%以上的空間。對此,IMF建議,尼加強稅收改革,加強機制建設、完善管理、增強監督力度,改革增值稅稅收體系、擴大消費稅稅收范圍,提高煙、酒、石化等影響環境與居民健康的消費品稅收等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