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曝出了“棱鏡門”事件。與此同時,媒體將目光轉向了一些美國通信公司,對中國的信息安全構成潛在威脅的角度。
雖然此事與思科的設備沒有直接聯系,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思科設備的質量出現了問題。但思科通訊設備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因此有關思科對中國的信息安全構成威脅的猜測并不令人意外。
思科收入區域構成
目前,中國四大銀行以及各城市商業銀行的數據中心全部采用思科設備,思科占有中國金融行業70%以上份額。同時,在海關、公安、工商、教育等政府機構,思科的份額超過了50%。此外,在鐵路系統調運網絡,思科的份額達到60%,而在民航領域,空中管制骨干網絡更是全部采用了思科設備。
雖然思科很快就做出了官方回應,稱“棱鏡”不是思科項目,思科的網絡沒有參與此項目。此外,該公司強調沒有在中國或世界任何地方監控普通公民或政府部門的通訊。
但這種回應很難在短時間內挽回使用者的信心。特別是在貿易摩擦不斷增多,貿易保護重新抬頭的今天,思科在中國的日子將越發難過。